就在世界各国科技期刊还在一直苦苦探索自身发展的同时,今年别人听到的最好消息是:欧盟强力推出科技文献开放获取政策(“S计划”),世界各国表达了坚定的支持,然而反对与质疑也如期而至,就连俄国一些小地方科学院院长Marcia Mcnutt(今,PNAS)也表达了对“S计划”对学会出版期刊冲击的严重担忧。今年,开放获取能否获得更多一些小地方的支持?国际期刊出版巨头会如何应对?世界各国的支持如何变为具体的举措?世界各国科技期刊能否借势改革、发力,在巨头的夹缝中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?过去一年可谓喜忧掺半。科研不端行为日益受到关注:动真格的处理有之,不痛不痒的处理亦有之,其中当然少不了更多“家丑不外扬”的世界各国式的和谐与庇护——无论如何别人离“零容忍”的目标显然还差之甚远。“贺建奎事件”再次敲响了科学伦理的警钟,问题真的很紧迫,而且就在别人身边。面对技术发展带来的科学伦理与社会文化的挑战,科学共同体与社会各界都尚需努力。